語音播報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更進一步堅定了我們打贏黑土地保衛戰的決心。2020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使之永遠造福人民。2021年3月,中國科學院主動“揭榜掛帥”,聯合東北四省區共同啟動實施“黑土糧倉”科技會戰,為黑土地保護與利用提供科技支撐。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以下簡稱東北地理所)是“黑土糧倉”科技會戰的前線指揮部。作為總指揮,我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組織參加會戰的1500余名科技人員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統籌推進黑土地戰略先導專項、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和人才引進培養等工作,通過一系列舉措的實施穩步筑牢黑土大糧倉。
兩年來,針對黑土地“變薄、變瘦、變硬”等退化問題,我們開展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攻克、新產品研發、規?;痉都巴茝V,取得了顯著成效。
針對薄層黑土區現有保護性耕作技術在推廣中存在的增產不穩定等問題,在秸稈覆蓋、少免耕保護性耕作基礎上,東北地理所開展了梨樹模式區域適應性評價,研發了“梨樹模式2.0”。以秸稈深混肥沃耕層構建技術為核心,配套玉米—大豆輪作、病蟲害綠色防治等措施,東北地理所創建了黑土地保護利用“龍江模式”。針對吉林西部鹽堿地堿性強、新墾水田產量低、種植效益差等科技難題,東北地理所構建了以酸性磷石膏改土治堿、選種耐鹽堿水稻品種、灌排洗鹽、密植抗逆栽培及種養結合等技術體系為核心的“良田+良種+良法”三良一體化鹽堿地高效治理“大安模式”。
近年來,我國大豆需求量持續攀升,但由于大豆種植規模有限,產不足需,成為糧食安全的短板。東北地理所在常規大豆育種基礎上突破了大豆分子設計育種技術應用瓶頸,大幅提高了大豆育種效率,實現了大豆品種“個性化”“定制化”選育;分子設計育種與傳統育種先后培育出“東生”系列大豆新品種31個,分別滿足高產、優質、高脂、早熟和耐鹽堿等需求?!皷|生17”“東生19”“東生37”“東生77”畝產均突破250公斤,達到國際高產水平;先后有3個品種被列為農業農村部和省級“十四五”主導品種。2022年,“東生”系列大豆在黑龍江省第二、 三、 四積溫帶累計推廣面積約1400萬畝,為大豆擴種計劃作出了重要貢獻。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東北地理所在牽頭實施“黑土糧倉”科技會戰過程中,選拔青年骨干擔任一線突擊隊長,青年骨干占研究隊伍的70%。同時,實施人才晉升綠色通道,貢獻突出者破格晉升;創新薪酬激勵體制,激發人才創業活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這是黨中央著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作為科技工作者,我們要以咬定目標不放松的堅韌干勁,奮發進取,扎實推進“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沃野千里,黑土飄香。在新的歷史節點,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東北地理所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信心,在全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道路上奮勇前行,努力拼搏。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所長)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